敢教米堡换新天——甘肃省人大代表、全省劳动模范米秀明的富民情
敢教米堡换新天
——甘肃省人大代表、全省劳动模范米秀明的富民情
■ 记者 孙天录
2012年10月26日,来到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米堡村,党支部书记米秀明和村委会副主任张建学陪同记者驱车绕村柏油路转了一圈,边走边看,边看边谈,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惊喜,耳闻目睹,无不令人感叹!
走进米堡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矗立在西(西峰)合(合水)公路旁的村部办公楼雄伟气派;村部两旁的文化长廊吐露出精神文明的浓厚气息;宽大的农民文体广场美化得如同公园一般,一群年轻人正在篮球场上打球,大爷大妈坐在草坪的石凳上拉闲;掩映在绿树中的居民新宅,整齐漂亮;围绕公路边的门店人来人往,生意兴隆;运送苹果的康明斯汽车穿梭于村道,来去匆匆;果园里村妇巧媳们正在挑拣苹果,有的在包装,有的在装箱,十分繁忙;居民住宅楼工地正在加紧施工,热火朝天……整个村庄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来到米堡村,仿佛置身于小城镇。
回首过去,十年前的米堡,塑料袋袋挂树梢,基础设施很糟糕。看如今,米堡村成为庆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全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600元。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83岁老党员路治国逢人便说:“我们米堡村在米秀明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苹果挣钱多,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好得很!”是啊!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这个头就是米堡人的好当家——米秀明。
米秀明天资聪颖,吃苦性强,改革开放后,他敢为人先,看准当地资源优势,率先发展果园,很快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米堡村的果业发展迅速,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在经营好自家果园的同时,他带领果农贩运苹果,将当地的优质苹果发往黑龙江的牡丹江、新疆的塔城、广西的凭祥等地,出口国外,赚了票子,富了脑子。为了解决果园浇水和村民吃水困难,他卖掉自己多年跑运输的货车,又向信用社贷款,新打机井一眼。因为米秀明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能替村民说话办事,树立了较高的威望,1997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999年荣获全省劳动模范。
2002年3月,米秀明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当时的米堡村矛盾纠纷重重,个别村民不交公粮,到处上访,村部的沙发露出了弹簧,村办企业因承包扯皮。米秀明走访了解清楚后,带领村组干部深入农家院落,来到田间地头,逐个处理诸如这家的树影响了那家的地、那家的羊吃了这家的庄稼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别看这些小事琐碎,却造成了好多矛盾纠纷,导致个别人不交公购粮,邻里不和。通过集中处理半个月后,50多件矛盾纠纷化解,邻里之间和睦,凝聚了人心,村里的所有工作好做多了。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彻底解决了村办企业油毡厂、园艺场、环保器材厂等多年遗留的土地纠纷、承包费拖欠等问题,使企业卸掉了包袱,还群众一个明白。接着筹资修建了12间村部,配备了办公用具。从此,米堡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始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村民生产生活方便,米秀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向上积极争取资金,村民投工投劳,在6个组修砂石路22.4公里,在3个组修柏油路3公里,铺设人饮管网5公里,自来水入户达98%。在修路过程中,个别村民思想不通,一不挖树,二不拆房,米秀明带领村干部上门入户苦口婆心做工作,他说:“不管有多大困难和阻力,路非修不可”,工程开工后,他和村民一起挖树抬树,同工同劳,村民从他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堡子组有700多亩荒山,难以耕种,米秀明跑前跑后,申报手续,建起了凤凰山公墓,栽植松柏12万多棵,将整个山头全部绿化。
米堡村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最适宜苹果生长。在米秀明的带动下,全村发展果园421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苹果产业已成为米堡村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据估算,2012年全村苹果总收入可达2400多万元。村民王兴社家的苹果以每斤3.2元的价格出售,6亩果园收入了13万元;村民米社明家的25亩果园,收入了40多万元。由苹果产业带动而产生的苹果经纪人达30多人,苹果包装材料加工厂4家,从事苹果贩运的18户,从果树锄草、施肥、打药到蔬花、蔬果、套袋,一直到采摘、包装、装车,村民有300多人常年在果园里务工,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今天成了不出村外的产业工人。在米堡村,果农销售完苹果购辆汽车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去年春节期间,全村购回小轿车46辆。截止目前,全村拥有大小车辆190多台,装载机、拖拉机及各种农机具430多台。
2009年,米堡村以特困群众危房(窑)改造工程为契机,整合集体土地40亩,新建小康农宅50户。起初,好多村民不同意,不让地的不砍树,米秀明当机立断,包车拉上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开拓眼界,转变思想,回来后,工作一下子全面展开了。原来村中心、沿公路的门面房歪歪扭扭,破破烂烂,既影响美观,又不利于发展,米秀明同班子成员多次商议后决定对此进行改造,没有资金,他跑政府找领导,到建司寻经理,借鸡下蛋建成了86间二层商业门店。同时,整合废弃土地15亩,建成农民文化广场,修建了休闲花园、活动中心、健身场地等,投资7万多元安装了路灯,花费60多万元对广场和周围环境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米堡村一下子亮火起来了。
2010年米堡村被列为庆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紧紧抓住提高农民幸福指数这个中心,突出新农村建设和果树基地建设两个重点,培育开发大樱桃和高新农业两个示范基地,采取支部引导、公司带动、农民参与的形式,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投资160万元在广场东侧修建了建筑面积876平方米的村部综合办公楼,设施、功能在全市率先。新建村卫生所用房10间,内设病床8张,现已发展成为全市一流的标准卫生所。教育布局调整后,150多名小学生进入城区实验学校上学,闲置的校舍通过改造,建起了庆阳市大学生村官实训基地和庆阳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为全市乃至全省不同层次的干部和青年人才提供了平台。流转土地建起了101亩的矮化苹果示范园、316亩的大樱桃示范园、366亩的中药材示范园,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态势。示范园的建设,把村民从庄稼地里解脱出来,发展产业和外出务工,帮助群众鼓起钱袋,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中药材示范园的基础上,招商引资建起了药材加工厂,加工的当参、黄芪、白术等16种中药材出口创汇。支部牵头、能人挂帅、农户参与,先后成立了果树、樱桃、药材、农资、包装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发展百头以上养猪户5户、50只以上养羊户16户,使村民各显其能,共同致富。在中心村新建小康住宅楼6层4幢310户,沿西合公路边仿古三层80间门面,全力打造庆阳一流“农家乐”,增加米堡的人气、旺气、财气,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扶摇直上,生活美满。
米堡村的发展变化倾注了米秀明的全部心血,全村625户人家,2653口人,他对家家知情,户户熟悉,人人了解。哪里需要他就到那里去,哪里有困难和问题他就出现在那里。他说:要干好村上的事,就必须得把一碗水端平,把个人的事情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他家的10亩果园一直都是雇人经手,他个人的轿车成了村里的公车……殷殷为民情,件件办实事,难怪组织信任他,村民拥护他。他曾20多次在北京、兰州、西峰参加代表会、表彰会、报告会。
米堡村看有看点,学有样子。近年来,先后接待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纪委、政法委、农村部、民政厅及平凉、静宁、古浪、华池、镇原、庆城、环县等观摩调研、参观学习120多次,普遍受到了称赞和好评。
来源:中华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