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基层   致富人物   乡村经济   三农科技  

群雁高飞头雁领——记甘肃省镇原县孟坝镇王地庄村党支部书记陈聚科

   

群雁高飞头雁领

——记甘肃省镇原县孟坝镇王地庄村党支部书记陈聚科

 

■  记者  孙天录 

 

甘肃省镇原县孟坝镇王地庄村地处公路沿线,半山半塬,全村14个村民小组,708户村民,3292口人。6年前,这里没有街道,村中心仅有一前一后三四个小卖部,周围还高低不平,基础设施一片空白,村民生活在温饱线上。自从陈聚科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桩桩实事办到了村民的眼前,件件好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

当供销社主任,那个社弄烂干了他就被调到那里,那里就会起死回生    

陈聚科原来是镇原县供销社职工,曾在孟坝、新集、马渠、庙渠等乡镇供销社担任书记、主任多年,那个社弄烂干了,他就被调到那里,那里就能起死回生,扭亏为盈。这不是说他有多么神通广大,而是他能和职工一起同甘共苦,把公家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所以就能干好。单位盖库房,他就抱砖头,业务员拉回农产品,他就扛麻袋。他始终以他的行动感染员工,人们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亏损的烂摊子只要他经手就能创造效益。陈聚科诚实守信,实干苦干,从不耍嘴皮子,他常常说:不弄不说,要弄就弄出个名堂。

经商做生意,他的月收入过万,可他却回村当了村支书,为的是建设美好家园,带领群众致富

2001年企业改制,陈聚科下岗了,凭借他在供销系统多年的经商经验和为人处事,他办起了摩托车经销店,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有了资金积累后,他又进军房地产。那时他个人的收入每月都在万元以上,事业节节攀升。2007年10月,公路拓宽到王地庄村,拆迁工作难做,组织了解到他的为人和威信,决定让他回村帮忙15天。在这半个月时间里,陈聚科上门入户,苦口婆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以他的人格魅力感动村民,王地庄村的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公路拓宽如期进行,看到平展展的柏油路穿村而过,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村民的思想一下子豁然开朗,他们从陈聚科身上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促使陈聚科挑起了王地庄村当家人的重担。借2008年灾后重建的东风,陈聚科率领村班子成员,在25米宽、2.4公里长的街道边新建前店后院式居民新宅36户;移动土方21000多方,新建平房6栋54间占地16亩,整体搬迁了学校,操场、厕所、围墙一应俱全;新建卫生所9间,在全市数一数二。在此基础上,拆房4间,砍树1200多颗,移动电杆24根,移动电话杆46根,把原来村组的羊肠小道整修成6米宽,共28条16公里。2009年新建五保家园23间,现入住老人12人,这些孤寡老人的生活、看病的费用都由村上和民政承担;新建5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争取县教育局投资了12件健身器材,村民闲暇时就可以锻炼和娱乐;王地庄村有文艺传统,村上专门盖了4间排练室,购回了乐器、服装、道具等,办起了拥有37人的文娱自乐班,县老龄委投资了2台音响,他们排练文艺节目和秦腔戏剧,为村民演出,组织村民跳健身舞,不但活跃了气氛,凝聚了人心,而且村里从此打麻将、玩赌博的销声匿迹。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三,王地庄村就过会10天,自乐班登台演出,同时举行篮球、兵乓球、象棋比赛,村民情绪高涨,其乐融融。2010年,将水管所的水引村入户,使95%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沿街新修居民新宅71户,从事商业的门店发展到65户。2011年在街道安装路灯42盏;今年新修村部办公楼2层18间,偏房12间。如今来到王地庄村,犹如走进了小城镇。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引导村民致富奔小康是陈聚科考虑最多的主题。王地庄村山地较多,于是陈聚科就组织村民机械平田1000多亩,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搬迁后的旧庄废弃,也不美观,陈聚科带领村民进行旧庄复垦,新增土地300多亩。2009年,村上建起了千亩果园,今年流转土地640亩,招引陕西禾田公司投资,栽植了苹果、樱桃、油桃。本村村民张兰旺投资60多万元,办起了牧业公司,养牛养羊。全村羊存栏2000多只,猪存栏1000多头。去年村上成立了春蕾养鸡专业合作社,现有养鸡场3个。至今王地庄村发展砖厂2个、预制厂2个、渗水砖厂1个、农机具加工厂1个,生产热火朝天,效益扶摇直上。螺旋菜当地叫地溜溜,是这里的特色产业,在村上的引导下,全村种植达1500多亩,亩收入在4000多元,全部被湖南、湖北客商买走,就螺旋菜一项,村民增加收入每年就是600多万元。全村三分之一的劳力常年外出务工,年收入1200多万元。

为了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陈聚科个人垫资105万,但他心甘情愿。不把王地庄村建设好、村民富不了,有生之年,他心不甘

虽然数字是枯燥的,可这里面包含了陈聚科5年来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每一个项目、每一处工程都有他整天守候的身影,甚至亲自参加做活,这些,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件难事、每一个矛盾都有他时时出现的场景,这些,村民心悦诚服,无不感激。为了修道路、建村部、安路灯,陈聚科把个人的资金垫进了105万,好多人都说他傻着哩!但他心甘情愿无所谓。他说:“不把王地庄村建设好、村民富不了,有生之年,我心不甘!”多年来,陈聚科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为村民呕心沥血,王地庄村的村民永远会记住他的人格魅力和大功大德,历史一定会记录他的高贵精神和优秀品质。

2010年,王地庄村的道路建设和农民文化受到了县上的表彰,陈聚科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祝愿他继续谱写人生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来源:中华人物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