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基层   致富人物   乡村经济   三农科技  

湖北洪湖:恢复清水更富民

   

人民网洪湖11月18日电 (记者田豆豆)18日上午,冬日暖阳驱散了连日阴霾。湖北洪湖闽洪水产市场内,人声鼎沸,鳞次栉比的店铺前,都摆放着“五花大绑”的螃蟹大军,场面壮观。首届中国洪湖清水螃蟹节在这里开幕,吸引了数万名螃蟹客商和养殖大户。

“快来看啊,我家的螃蟹个多大,这一个就有七八两,别的地方根本看不到!”市场内,各农民养殖基地的农民和各路商贩仿佛摆开了“擂台”,竞相吆喝着。商贩张守作卖力地对外地客商介绍着:“我们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水质特别好,螃蟹都是洪湖清水养殖的,没有污染,所以味道格外甜。”

其实,湖北人都知道,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由于洪湖过度推广围网养殖技术,洪湖水域的70%都被围网占领,“洪湖水浪打浪”变成了“洪湖水杆打杆”。过度养殖造成洪湖水质急剧下降,水禽和天然鱼类急剧减少,水生植物几乎绝迹,就连洪湖的“标志”——荷花也不见了踪影。2004年至2007年底,湖北省痛下决心,先后拿出近7000万元,拆除围网37.7万亩,安置渔民2500余户。对愿意离湖上岸自主择业的渔民,给予船只补偿和鱼池建设补助费;对不愿或不能离湖的安置对象,每户安排20亩水面,在指定区域搞养殖。

现在正在闽洪水产市场内推销螃蟹的罗场镇渔民黄益忠就是当年“退渔还湖”的对象。“当时我自己一家就有100多亩的水面养鱼,现在只有20亩,但是这20亩养螃蟹比过去100亩养鱼还赚钱!”他高兴地说。他算了笔账:过去一亩鱼只能赚几?僭上衷谝荒洞笳⑿肪湍茏贤蛟约阂荒昝杖刖陀?10万元,比过去好多了。

“螃蟹价格上得去,还多亏了‘洪湖清水’这个品牌。”黄益忠说,他的衣服上就绣着“洪湖清水蟹养殖协会”几个大字。刚“转型”养螃蟹时,洪湖的渔民分散养殖,螃蟹没品牌也卖不上好价钱。2004年政府招商引资引入湖北闽洪投资集团后,洪湖渔民开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抱团闯市场。公司负责蟹苗引进、养殖技术指导、品牌推广和统购统销,渔民依托公司和基地学习生态养殖,提高螃蟹品质。到2012年,洪湖清水蟹年产量预计达到4万吨,占到洪湖水产总量的70%。而使用洪湖水面从2004年的70%下降到7%。适度、有序的养殖让湖泊休养生息,现在,洪湖的水质又恢复到2-3类,各种野生动植物也回来了。

在生态恢复的同时,渔民不仅收入没有减少,反而大大提高。特别是2011年“洪湖清水”大闸蟹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后,洪湖清水蟹的“身价”翻番,平均价格上涨了1.5倍,今年预计河蟹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

来源:人民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