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 三农资讯   乡村基层   致富人物   乡村经济   三农科技  

分析:造成农村信贷需求不振的原因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局限,生产方式遏制了信贷需求。实施30多年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焕发了农村社会活力,但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入城镇,农村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显得更加羸弱不堪。而同时,新型的农业生产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发挥了农业龙头作用,但因土地流转制度和法规缺位,严重制约了土地正常流转,限制了农业生产公司的发育成长,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优势难以发挥,也削弱了对信贷资金的渴求。对此,应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变革: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承包责任制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参与土地流转组建农业合作社或将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权参股农业生产公司,彻底告别相互分割、抗灾害能力弱、市场针对性差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激活“三农”产业信贷需求,冲破农村信贷需求不振的“体制樊篱”。

  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投资决策限制了信贷需求。我国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尽管资源丰富,但缺乏交通和区位优势;加之生活设施相对落后,难以留住高素质农业人才。同时由于市场信息落后于大中城市,农村缺乏足够的投资吸引力,造成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大城市流动,由此导致了农业生产颓废和农村社会停滞不前,更制约了农村对信贷资金的渴求。对此,应从三方面激活农村信贷需求:一是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满足涉农产业合理的设施供给,消除涉农产业后顾之忧。二是加大农村地区公用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农村能够留住青壮年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三是从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对涉农产业实行倾斜政策,鼓励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和投资,掀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和投资农业的热潮,弥补农村信贷需求不振的“先天缺陷”。

来源:人民政协网

1
2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著名作家尚建国

著名作家尚建国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