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最美军医”赵红艳
抗击非典那年,因后遗症导致六大关节坏死塌陷,她只能与轮椅为伴;虽饱受病痛的折磨,可她心里始终装着患者;她每周出诊6天,日均接诊120人、高峰时200人,那张亲切阳光的笑脸,让人完全想不到她曾从死神手中侥幸逃脱。她是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赵红艳,一名被誉为“轮椅上最美军医”的共产党员。
2003年春天,严峻的非典疫情令人谈之色变,正在休假的赵红艳没有借口躲避,反倒是毅然回到了被紧急封闭的医院。连续数日的劳累,体力早已透支的她一次次咬着牙坚持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其间,病毒无情地侵入了赵红艳的身体,甚至令她命悬一线。
好人有好报,赵红艳最终得救了。然而不幸接踵而至,2004年11月,她被确诊为“双肩、双膝、双股骨头缺血坏死”。那一年,她刚刚30岁。从坏死到塌陷,除了要忍受无休止的疼痛,行走更是成为一种奢望。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军医,虽然我倒下了,但我要让更多人站起来。”两年后,赵红艳用一辆电动轮椅车代步,申请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诊室。她像其他医生一样加班加点,从不要求特殊照顾。为了掌握药物特性,药房里消化内科的药她全都试吃过。
坐在轮椅上一整天,还要给每一名患者做检查,赵红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尽量不去厕所,她每天限制自己只喝一杯水;吹空调会让关节疼痛加剧,但为了患者舒适,她夏天在诊室里坚持开着冷风;坐得久了关节疼痛钻心,她就大把大把地吞服止痛药,实在挺不住了,就尝试针刀治疗。30厘米长的针刀,直刺股骨头深处……
这些年来,从家往返医院的道路让赵红艳吃了不少苦头,她不止一次摔倒在硬邦邦的雪地上,也曾经翻进过路上新挖的土沟里。“今年开始,左肩关节经常疼痛难忍,吃止痛药都不管用了。”赵红艳笑言,她随身带得最多的就是止疼药和膏药。
赵红艳视病人如亲人,管了很多超出治病和医生职责之外的“闲事”。跟着她实习的学生都知道,赵红艳总是随身备着1000元钱的“爱心救急金”。从普通市民到农民工,遇到钱没带够的患者,她都会先帮忙垫上。她的手机每天24小时随时接听患者来电,一个月的通话时间超过2000分钟。她定期到敬老院义诊,到SOS儿童村看望孤儿。
不同身份的患者,会亲切地称呼她“艳子”、“姐姐”、“妹子”、“闺女”。看她中午不能按时吃饭,有的患者会给她送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有的患者四处帮她寻找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偏方……
“很多人都说病人需要我,其实我更需要病人。为他们减轻痛苦,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我是在享受心灵中最美好的部分。”赵红艳说,坐在轮椅上同样能够治病救人,她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由中华人物河北网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