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民周女士感觉自己有选择障碍,因为面对选择时,她会非常苦恼和纠结。周女士不希望儿子和自己一样有选择障碍,于是拨打本报热线0773-96345进行咨询,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三岁前培养孩子独立人格
桂林市NLP(身心语言程序学)学院导师杜宇介绍,选择障碍并不会遗传,只要从小对孩子进行训练,就可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如果希望孩子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最好在孩子两三岁时就培养他的选择能力。”杜宇说。
杜宇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那么他长大后遇到问题只能依靠家长帮他选择,如果选择的后果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他会抱怨父母或是逃避结果。因为选择是父母替他做出的,他可以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或抱怨父母。
“但如果家长从小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即使孩子出现选择错误的情况,也只会怪自己没考虑周全,而不会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为孩子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慢慢会学选择,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杜宇说。
多为孩子提供可见选择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杜宇举了一个例子。暑假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去河边玩水,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去河边玩水是很危险的,但炎热的夏天,让孩子离开清凉的河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位妈妈选择用不同的办法让孩子离开了河边。
第一位妈妈在孩子玩水时,站在岸边对他说:“如果你不玩水了,妈妈就给你小点心吃!”当孩子选择和妈妈回家后,就得到了小点心。
第二位妈妈则是带着孩子最喜欢的小点心站在河边对孩子说:“要么你继续玩水,要么现在和我回家吃这些小点心。”孩子选择了后者,立刻上岸回家吃点心了。
杜宇点评,第二位妈妈把小点心带到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为孩子提供了“可见”的选择,这样孩子选择起来就很容易:要么继续玩水,要么回家吃点心,孩子很清楚选择的结果。而第一位妈妈的做法则出现了模糊选择的情况,孩子面对的是“看得到的水”和“看不到的点心”,难以判断选择的价值;同时,点心是回家后妈妈拿给他的,淡化了孩子选择的成就感。
“第二个孩子会经历思考、比较后再选择,无论结果好坏,都是自己的责任;而第一个孩子却是根据家长的话来判断,如果结果不合意,很有可能会把责任推给父母。”杜宇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选择能力的时候,尽量给孩子提供可见的选择。(韦彦青/文 钟铀/图)
来源: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