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爱心妈妈呵护“无肛宝宝”的报道引关注,社会各界爱心涌向“无肛宝宝”,网友纷赞南京城里“有爱的妈妈们”
“无肛”宝宝与爱心妈妈
南京“爱心妈妈”照顾“无肛宝宝”的事迹持续引发关注,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其A6版头条位置重点报道了此事。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的爱心齐齐涌向小宏伟;众多网友留言表示:“感谢有爱的妈妈们!”
记者在爱心妈妈于老师家中采访,家里房子不大但整理得井井有条。 秦翼 摄
爱心妈妈于老师工作还算规律,但每天下班后都要照料宝宝,直到她睡着了,才能上上网关心一下爱心妈妈群的事情。
扬子晚报记者 谷岳飞
“爱心妈妈”台前的影响
南京“爱心妈妈”引《人民日报》关注
人民日报报道“身边的感动”
本周一,扬子晚报独家报道的南京“爱心妈妈”,成为昨天《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的主角,这篇报道的引题是:“在南京,十三位爱心妈妈为一岁‘无肛’弃儿庆生”,主题则是充满感情的“5·20,宝贝我爱你”。
该篇报道还原了5月20日南京爱心妈妈为小宏伟过生日的情形:“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5月20日,在欢乐的歌声中,1周岁的姜宏伟高兴地拍着自己的脑袋。在他面前摆着的,是一个香喷喷的生日蛋糕;围在他身边的,是一群微笑看着他的“爱心妈妈”。
“这是个不幸的孩子,先天性肛门缺失,一出生便被父母遗弃。但他却在10个月大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了13位‘爱心妈妈’。”这篇报道称。
小宏伟的管床医生、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耿其明副主任医师对该报记者介绍:小宏伟是民政部“明天计划”的受益者,他在出生后第三天就被南京市儿童福利院送到了南京市儿童医院进行救治,到目前一共分三次做了手术,孩子的肛门也已经完全做好,经过后期锻炼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了。
扬子晚报记者获悉,除了《人民日报》外,全国百余家网站转载了扬子晚报此前的独家报道。
各界爱心涌向“无肛宝宝”
“请问小宏伟怎么联系,我想去看看他”,昨日上午,扬子晚报记者接到扬州大学张老师的电话,这位妈妈表示,每看一次报道都哭一次,觉得小宏伟特别让人心疼,因而想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近两日,本报新闻热线02596096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来电,纷纷表示要为小宏伟捐款、送奶粉、买玩具,一些南京本地读者甚至带着礼物直接到医院看望。南京一位60多岁的奶奶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帮助小宏伟的妈妈群,“小宏伟就是我亲孙子”,这位阿姨表示现在退休了,有时间照顾小宏伟。
张家港一位中年男士致电表示要捐款给可爱的小宏伟,他说以后不管小宏伟有什么需要,他都会尽力帮助。南京本地的一些热心市民则向记者打听小宏伟的地址,表示会经常去看望可怜的小孩子。
南京爱心妈妈救助小宏伟的事情甚至影响到国外,身在澳大利亚的一位华人留学生表示,看见报道后非常的感动,特别同情小宏伟的不幸身世,询问地址后她表示要寄些玩具给这个照片上看起来特别帅的“小伙子”。
网友纷赞“有爱的妈妈们”
13位80后妈妈的纯善之举也引得全国网友的一片称赞之声。
“合工大给排水实验室”就留言道:“可怜的宝宝,你是幸运的,必有后福,祝福你,宝宝。”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媒体业务部负责人章雪峰说:“孩子先天不幸后天幸,祝福小朋友!”
网友艾华昵留言道:“可敬的13个妈妈,可敬的南京人。”类似的留言还有——网友榕之羽:“祝福孩子,感谢有爱的妈妈们!”网友“修炼中的80后”:“可怜的孩子,有爱的妈妈!”网友“果冻米乐”:“南京爱心妈妈,你们很棒!”网友“青蛇的梦”:“向这些有爱心的南京妈妈们致敬!祝小宏伟生日快乐!健康成长!”广东江门的网友“小鱼妈妈爱宝宝”留言道:“看到这样的故事,特别是在我有宝宝以后感受特别的深,愿这13位善良的妈妈永远幸福,愿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网友“思瑞教育”则感慨于这种发生在平常百姓中间的好人好事,他表示“这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温暖”;南京网友“咖啡狗豆豆”展望小宏伟的未来:“或许有太多的无奈,或许有太多的困难,或许还有更多的苦难在等待着小宏伟,但是我们希望他能健康能快乐地成长!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爱心妈妈”幕后的故事
年轻的夹心阶层,每天算计着过日子
到南京东郊于桃红六十几平方米的家中拜访,她一再客气地向记者表示:“房子太小了,请多担待!”
于桃红是第一个上网呼吁帮助“无肛宝宝”的妈妈。
于桃红的家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宽裕。她也是南京这群80后“爱心妈妈”的代表:工薪阶层,每月背负有房贷、车贷,再加上小孩、老人的支出,这种夹心阶层的年轻家庭,每月大多结余不多,但这并不妨碍这群妈妈们献出爱心。进而,因为这种发自南京民间的纯善之举,让与之一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觉温馨无比。
南京爱心妈妈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城市草根,算计着过日子
于老师是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语文老师,老公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两人的宝宝10个月大,每月不少开支要用在宝宝身上。
于老师说自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虽然未到用钱紧张的程度,但因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基本上也结余不多。这也是她在当初救助小宏伟时感觉力不从心的原因。
而爱心妈妈刘德娟的账单更能说明问题,刘德娟是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每月和老公的收入加在一起8000元左右,看起来似乎收入还不错,但每月房贷、车贷要2000多元、小宝宝开销要2000多元,再加上家庭日常开支、孝敬老人的,一个月下来收入也就所剩无几。
一次为了给一个病危宝宝筹集治疗费用,几个爱心妈妈们组织了义卖。因为需要用车,刘德娟找到了朋友的一个朋友,这位货运公司的老板以为刘德娟的收入很高,得到真实答案后一脸市侩地表示:“你们自己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还想着要去帮助别人?”这位老板自己就有四辆车,显然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
货运老板的刺激让刘德娟生气很久:“在很多有钱人的眼里,我们这点收入真得就是浮云、自己都没顾好。”很多人以为这群爱心妈妈都很有钱,而事实上,“我们就是那种最基层的老百姓,每个月拿几千块死工资,每天都要算计着还贷,出去吃顿饭、买件衣服都要合计半天的那种。”
多位爱心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各自家境的现状,要她们做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条件也不允许,因而也只能找身边的宝宝,表达下自己的心意。
爱心妈妈的爱心救助如何运作?
擅长网络、团队作战
除了收入中等,南京“爱心妈妈”显著特点还包括大多是80后、善于利用网络、并且都是团体作战。
在给小宏伟轮流当班的13个妈妈中,熊丽兰、刘菲、张静、马仕静、张凡、吴琼、杜丽、于桃红、陈岑等几乎全是1980年后出生,也即都是社会上俗称的“80后妈妈”。
作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作为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80后”始终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几年前,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转眼就变成了“孩子爸”、“孩子妈”。相关调查显示,“80后”有一个很主要的特点便是善用网络。这也体现在这批爱心妈妈身上。
“无肛宝宝”小宏伟的遭遇正是因为于桃红在网上发帖,其后引发了更多爱心妈妈的关注。对比明显的是,于桃红的婆婆也是较早便关注到小宏伟的,她一直想着要去医院看看这个跟她孙女差不多大的孩子。这位善良的老人表示,自己曾计划从退休工资中挤出一部分,资助到小宏伟长大为止。但完全没想到因为自己媳妇的一篇网帖,能有那么多妈妈参与进来,并为小宏伟制定了非常科学的救助计划。
“80后”妈妈们的表现让于桃红的婆婆称赞不已,当着记者的面,老人一直表扬“媳妇能干”。在这件事情上,婆媳两代人献爱心的方式截然不同,而通过网络,“80后”媳妇显然比前者实现了更多。
其次便是团队,小宏伟爱心妈妈群现在牵头人陈岑便表示,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妈妈参与,仅她一个人是不可能走下去的。
南京爱心妈妈有哪些性格特点?
崇尚科学,做事有计划性
高学历是这群爱心妈妈另一个特点,也因之,使得她们普遍崇尚科学、做事非常有计划性。
小宏伟星期二的“当班妈妈”是赵荣芳。因之每个礼拜一晚上,赵妈妈便开始在为第二天的当班做准备,因为工作忙,她会嘱咐家人帮忙买回需要的食材,“通常是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因为她考虑小宏伟还不能自主排便,肠道很有可能因为较大的颗粒而堵塞。
这位细心的妈妈还观察到小宏伟现在还只会吞咽,不会嚼东西,因而更需要“一些软化的食物”。上次,赵荣芳给小宏伟送去的南瓜泥,都是在搅拌机内打过的,“小家伙比我们家儿子吃得精细多了”。
为了不让此次爱心行动变成一次性活动,陈岑较早便排出了“爱心值班表”,这样以“明确责任”。而当小宏伟因为经本报报道大热之后,这群妈妈表现得比谁都冷静,在她们交流中,有关如何保护小宏伟的隐私、设立成长基金等成为主要讨论的话题。
而为了让这个“团队”的爱心能够延续,这群妈妈们已经开始商量,要去南京市儿童福利院认养第二个孩子。
这群有个性的“爱心妈妈”们不希望被过度关注,行事低调的她们不希望有被指摘为“出风头”的可能,因而对媒体大多敬而远之。也正因这份不带任何功利的爱心,让人对这群爱心妈妈充满敬意。
爱心妈妈的爱心救助如何运作?
擅长网络、团队作战
除了收入中等,南京“爱心妈妈”显著特点还包括大多是80后、善于利用网络、并且都是团体作战。
在给小宏伟轮流当班的13个妈妈中,熊丽兰、刘菲、张静、马仕静、张凡、吴琼、杜丽、于桃红、陈岑等几乎全是1980年后出生,也即都是社会上俗称的“80后妈妈”。
作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作为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80后”始终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几年前,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转眼就变成了“孩子爸”、“孩子妈”。相关调查显示,“80后”有一个很主要的特点便是善用网络。这也体现在这批爱心妈妈身上。
“无肛宝宝”小宏伟的遭遇正是因为于桃红在网上发帖,其后引发了更多爱心妈妈的关注。对比明显的是,于桃红的婆婆也是较早便关注到小宏伟的,她一直想着要去医院看看这个跟她孙女差不多大的孩子。这位善良的老人表示,自己曾计划从退休工资中挤出一部分,资助到小宏伟长大为止。但完全没想到因为自己媳妇的一篇网帖,能有那么多妈妈参与进来,并为小宏伟制定了非常科学的救助计划。
“80后”妈妈们的表现让于桃红的婆婆称赞不已,当着记者的面,老人一直表扬“媳妇能干”。在这件事情上,婆媳两代人献爱心的方式截然不同,而通过网络,“80后”媳妇显然比前者实现了更多。
其次便是团队,小宏伟爱心妈妈群现在牵头人陈岑便表示,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妈妈参与,仅她一个人是不可能走下去的。
南京爱心妈妈有哪些性格特点?
崇尚科学,做事有计划性
高学历是这群爱心妈妈另一个特点,也因之,使得她们普遍崇尚科学、做事非常有计划性。
小宏伟星期二的“当班妈妈”是赵荣芳。因之每个礼拜一晚上,赵妈妈便开始在为第二天的当班做准备,因为工作忙,她会嘱咐家人帮忙买回需要的食材,“通常是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因为她考虑小宏伟还不能自主排便,肠道很有可能因为较大的颗粒而堵塞。
这位细心的妈妈还观察到小宏伟现在还只会吞咽,不会嚼东西,因而更需要“一些软化的食物”。上次,赵荣芳给小宏伟送去的南瓜泥,都是在搅拌机内打过的,“小家伙比我们家儿子吃得精细多了”。
为了不让此次爱心行动变成一次性活动,陈岑较早便排出了“爱心值班表”,这样以“明确责任”。而当小宏伟因为经本报报道大热之后,这群妈妈表现得比谁都冷静,在她们交流中,有关如何保护小宏伟的隐私、设立成长基金等成为主要讨论的话题。
而为了让这个“团队”的爱心能够延续,这群妈妈们已经开始商量,要去南京市儿童福利院认养第二个孩子。
这群有个性的“爱心妈妈”们不希望被过度关注,行事低调的她们不希望有被指摘为“出风头”的可能,因而对媒体大多敬而远之。也正因这份不带任何功利的爱心,让人对这群爱心妈妈充满敬意。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