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 >>
旅游资讯 >>
酒店 (7)
国内游 (34)
周边游 (10)
境外游 (7)
景点通票 (6)
配套服务 (4)
旅游分享

  本报编辑记者在管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访一株株古松,为它们一一起名。

  9月8日-9日,泰山后石坞迎来为古松命名的本报部分编辑记者。通过实地查看,费心思量,大家一起为30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松起名。

  活动中,本报和泰山景区在南天门挂牌“走转改”联络点,并设立记者工作站。为古松命名是双方深化合作举行的又一活动。

  99%的游客

  看不见古松之美

  不实地看看不知道,泰山后石坞的古松有多美。而且,多数古树名木一直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其巨大的审美价值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记者参加古松命名活动时的感受。

  后石坞随处可见古松怪石,岩洞清泉。泰山古松饱经自然界风霜雨雪,克服艰难险阻长大,大多铁杆铜枝,形态奇绝,令人叹为观止。据了解,后石坞保留下来的古松有1116株,周长平均1.6米,树龄均在300岁以上。“石坞古松”堪称天下一奇,是泰山灵魂的象征。

  就是这些具有独特美感的古松,常年处于被人遗忘的境地。泰山管委副主任刘慧说,景区去年接待世界各地游客370万人次,“99%的人山顶转一圈就走了”。作为举世闻名的泰山世界“双遗产”的一部分,比起泰山上其他人文、自然遗迹,对泰山古松的宣传明显不够。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给泰山古松起名一直引起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广泛重视,但命名情况并不理想。此次本报编辑记者为古松起名后,泰山管委将正式命名挂牌。

  老编老记

  倾力为古松取名

  在元君庙大殿前庙门两侧,两株周长分别为2.11米、1.52米的古松,像两位门神,数百年来一直护卫着大殿。取名“护君松”“忠节、孝义松”很是恰当。有编辑记者从游客角度,提出一棵为“祈愿松”,另一棵为“遂愿松”,获一致通过。元君庙东门处一株生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桧柏,树高超过10米,最终起名“大慈悲(谐音“柏”)”。

  在泰山姊妹松东侧,一株树龄在400-500年之间的古松,生长在登山路的一侧,主干弯曲,树冠水平伸直,很像一个硕大的如意。古松旁边有一块花岗岩巨石,高七八米。这样一处不可多得的景致取名“如意抱石”如何?不过,很快又有人提出更响的名字——“转运松”,暗含“时(石)来运转”之意……

 

来源:中国旅游信息网

1
飞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