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 历史人物   传统文化   野史趣闻   考古发现   历史照片  

镜头下的抗日老兵肖像

   

    李生辉 生于1919年,居住于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柑子塘组。决定从军时,他已结婚,但“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再没心思读书了”。从黄埔军校18期(西安)毕业后,李生辉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166师496团3营8连,主要在广西河池至南丹一线驻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人在洞庭湖区工作了15年。2012年4月5日,老人亡故。

    彭伟光 生于1924年,曾用名彭富忠,现居住于湘乡市月山镇褒忠村。1943年他参加了当地抗日游击自卫队。全国解放后,彭伟光被编入解放军工兵十八团赴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多次负伤。1952年复员后返乡,在家务农至今。2012年6月4日,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彭伟光老人在堂屋内为人们“演示”在家乡抗日时学会的“六五桩”拳术。

 陈惠霞 生于1920年,原籍广东顺德,现居住于湖南师范大学新至善村。1937年,从“广东顺德公立医院”护理科毕业后,陈惠霞在国民政府军政部117后方医院谋得一份护理工作。抗战期间,她过着“女同志不多,药品也不多”的日子。除了在后方医院,陈惠霞在“战时第五儿童保育院”和“滇缅公路医院”都有过工作经历。

 张业恒 生于1919年,现居住于郴州市嘉禾县桃源路2号民政局宿舍。1940年,张业恒进入“陆军机械化学校”。1943年,他只身前往印度兰姆伽,在中国驻印军战车第3营3连任准尉助教。1948年10月,在沈阳带领所属部队起义。1951年,张业恒在黑龙江服刑,1962年“保外就医”,返回原籍“接受农村管制”,后落实政策。现张业恒享受离休待遇。

 

来源:环球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