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岸 海峡两岸   港澳内地   民俗风情   同根亲缘  

首个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落户北京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的提升依托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人力资本的存量与配置水平,这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根本措施与策略。此次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的设置,标志着北京在文创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又领先了一步。

论坛现场

“第三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2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国内首个“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在论坛上揭牌,将为两岸文化创意机构、专业人才提供交流、创业、培训、经纪一条龙服务,以及文化志愿者建设等工作,基地落户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

厉无畏作报告

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文化合作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个月前举行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建立机制化交流合作渠道的呼声强烈。为此,“第三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主办方民革中央办公厅、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通力合作,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下,设立国内首个“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

据了解,首个“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将成为歌华集团倾力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是通过建设三个服务基地、两个服务实体来实现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市场化平台和社会化体系的建设。三个服务基地分别为:文创人才服务基地、文创人才创业基地、文创人才培训基地;两个服务实体分别为:文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文创人才网络服务门户。最终通过3个基地+2个实体的建设整合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资源,企业资源,提升文创人力行业资源服务、开发水平,使得文创人才从培训、就业、创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开发产业链条。

依托平台的优势,首个“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将通过高端人才的规划配置、信息平台的交流共享、核心技术的研发转化、以及重大项目的合作开发、创新市场的开拓营销、资本投入的保障支撑,有效地为两岸人才就业创业开辟一条绿色高速通道。

揭牌仪式

对于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主体的业务设计,歌华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开发,以创新与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产业的发展,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以“人”为核心的产业特征。该负责人认为,今天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已经跨入了现代服务业的领域。然而,由于行业内的企业差异较大,专业性、技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展望未来趋势,人力资源服务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定位于文化服务供应商的北京歌华集团,以建造一个集人才、市场、资本、技术、资源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服务平台为目标。在集团十五年的发展实践中,结合文化产业业务格局,进行多板块业务布局与团队建设。此次“基地”项目,就是由歌华人才板块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歌华时代桥负责项目具体操作和经营计划的实施。

作为歌华集团的下属企业,歌华时代桥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与开发,此次“基地”的设置,无异于为公司的发展添上了一幅腾飞的翅膀。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久的将来,两岸文化创意人才基地将以服务输出方式,与石景山、798等京城文化创意园区建立合作,让园区企业在家门口享受到歌华时代桥人力资源专业服务。下一步,还将依托歌华集团平台优势,在国台办等指导下,将实践的经验在全国进一步扩大延伸,形成全国联动的市场格局。 

应该清楚的看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新型产业特征和实体经济类型的新业态,提现了多元发展和跨越经营的鲜明特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内地学习、借鉴;但由于市场及资源限制,许多台湾业界人士纷纷到大陆寻找发展空间;同时,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在经历了长足发展,尤其在08奥运、10世博会之后,也涌现出诸多具有技术、专业优势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眼界、提升水平。两岸文化创意人才基地的建设,将在夯实基础业务的同时,以战略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和创新的谋略,积极激活市场,创新商机。这其中,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互动,发挥市场化手段配置两岸文化创意人才资源,对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乃至自主创新,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论坛现场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的提升依托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人力资本的存量与配置水平,这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根本措施与策略。此次两岸文化创意人才服务基地的设置,标志着北京在文创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又领先了一步。

来源:人民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