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年 养老资讯   休闲养老   健康老人   孝行天下  

支部是我成长的沃土

   

  沃 土

  我是建国前夕参加革命,解放初期入党,1984年离休。几十年来,在党的培育下,我始终坚守信念,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视为延续我政治生命的源泉。我原在住建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所属四支部过组织生活,两年前,局党委对离退休支部合并重组,四支部的部分党员编入三支部,我遂成为三支部的一员。三支部是2010年中组部命名的“全国先进党支部”,我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仅有两年时间,但受到的教益很多,进步很大。

  机 遇

  原来,我所在四支部曾是2004年中组部命名的“全国先进党支部”,在支部建设方面成绩也很突出,与三支部所不同的是在党员的结构上存在区别。三支部老干部、老党员多,成立时有40多名党员,其中抗战前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党员占了一大半,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也有一半多。支部党员的平均年龄高达85岁,80岁以下的仅有6人。正是由于支部里老干部、老党员相对集中,历届支部领导班子政治都很强,整个支部凝聚成很强的战斗力。这是我在职时所没有遇到过的,给我带来良好的学习机会。参加三支部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同志们的组织纪律特别强,对党的感情很深,对参加组织生活十分重视。局党委对80岁以上年高体弱的老同志要求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组织活动,但老同志们却打破了这个惯例。他们只要接到通知,就不顾年老体衰而千方百计参加开会,腰腿不好的就拄上拐杖,或让家人、保姆搀扶,甚至坐上轮椅,家住较远的同志挤公交车、打的,无论如何也要参加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讨论会,除去住院、在家卧床的,去外地和出国的,能出席的都出席了,说参会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也不为过。会议室坐着的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精神矍铄,面带笑容。大概是因为“我终于到会了”而感欣慰吧。在诸多的老同志中,有一位满头银发的驼背老人,她就是1938年参加革命,原国家建工总局的副局长,92岁高龄的程希同志,每次开会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学习发言,简短而精彩。去年“七·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召开了建党90周年组织生活会。会上,程希同志兴致勃勃的指挥大家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霎时群情高昂,唱出了同共的心声。谁料,今年春节后她的病情加重,逐日恶化,在弥留之际,她对探望的同志说:“你们不要来看我,(天)太冷……等我好了,我还要参加支部学习,听大家发言……”多么坚强的共产主义者!临终前依然期盼着参加支部组织活动,多么坚强的党性!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她豪迈的歌声永远在我心中回荡。支部里许多年高德勋的老同志都有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我一定要抓住这良好的机遇,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好品德,好作风,好学风,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性。

  学 习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马上在家里上了岗,初期上有公公和老娘,需要侍奉;后来老伴骨折,大腿内置换了人工关节,需要伺候;再后来,女儿40岁怀孕,属高危产妇,需要照料;孩子出生后,大小事一连串也都需要我,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忙得不可开交,加之亲朋好友们你来我往,也需占用时间。总之,我的家务比较繁忙。但是,无论家务事多忙,在我的头脑里党和国家的事是第一位的,每天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关注》等等,都是雷打不动的。如若接到局里和支部开会、听报告的通知,其他事情必须让路,我会另外安排。尽管如此,我的学习时间还是要比支部里许多同志少得多,加上我的青光眼经常发作,看书不能持久,只能断断续续地学。两年来,除认真阅读上级重要会议文件、报告外,还自学了支部推荐的《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及有关参考资料,使我进一步认识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一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为了弥补我自学的不足,我主要从两方面加强学习。一是认真听局里组织的辅导报告,认真作记录,记不全起码把重点记下来,以便加深印象。二是在支部的学习讨论会上,认真听每一位老同志的发言,三支部的学习讨论会,发言质量是比较高的。支部领导班子一向重视学习,书记支委带头,许多党员学习讨论都有准备,发言热烈,争先恐后,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有了分歧,越辩越明,学习得越发深入。我在讨论前虽也认真准备,写发言提纲,但实际上发言并不多。因为我的认识水平有限,还不如认真听同志们的发言,受到启发,提高认识。特别是老同志们的发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认识问题深刻,令人心悦诚服。所以,支部里每位同志的发言,我都有记录,对一些精辟论点,还要划上红道道,以便记忆。如在学习讨论“两会”精神时,85岁的郝士钊同志说:“民生问题大于天,无论战争与和平年代都一样,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抓住了改善民生,看政策,看规划,让国家长治久安,我有信心。”92岁高龄的张哲民同志说:“发展服务业和文化事业,我特别高兴,因为他不需要能源和自然资源,只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民生问题。”,老同志都是从党的事业高度、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角度看问题谈认识,几句话就抓住了要领。一次,支部书记得知83岁的罗玉清同志,自费考察了汶川大地震的灾区重建,便请她在支部大会上做专题发言。满怀激情的玉清大姐将她在汶川映秀镇、水磨镇、北川、什坊等地亲眼所见的三年重建的成果和动人事迹娓娓道来,真是无与伦比,世界罕见!联合国将水磨镇评为全球震后重建的最佳范例。她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只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才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取得震惊世界伟大的成就!在支部会上,我又听到了一次生动的党课。

  践 行

  2011年,由于支部对党员的学习组织得好,思想建设抓得好,学习效果好,被局党评为“学习型党支部”,我也荣幸被评为局优秀党员。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觉悟,见于行动。我和老伴同在三支部,在对当前形势发展变化和诸多矛盾与挑战的认识上,我们的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于利用网站造谣生事,流言蜚语,诋毁党的种种杂音,不信不传,敢于抵制。日前,有个青年对我说:“重庆如何如何……”,我劝他:“你不要瞎传,你要看大报,听广播,听党中央的声音。”他回应:“知道,你是老党员。”还有人拿腐败说事儿,骂共产党。我就反问他:“你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哪里来的?!”他无言以对。李源潮讲的:“老干部是支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政治力量。”对老干部的政治觉悟给予高度评价。我既为之自豪,又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献爱心,做奉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在这方面,三支部全体党员都踊跃参与,其参加人数之多,捐款数额之大,被列为全局榜首,屡受局党委表扬。当然,我和老伴也在其中。我俩还响应中央的号召,一同办理了捐献遗体的手续,领到了“荣誉证书”,准备为国家的医学研究做点事。93岁的梁国荣同志,曾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他豁达乐观,身体健康,他常说老年人应“欢”度晚年,“不做让人讨厌的老头”,他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儿媳妇见人就夸“老公公好”。我学习梁老的态度,做“不让人讨厌的老太太”,人虽老,精神不老,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在家里,对老伴和儿孙们,做力所能及的服务,尽量减少小辈儿的负担,为他们专心工作,教育后代创造有利条件,使全家充满欢乐和幸福。

  两年多来,在三支部参加的组织活动,无论是学习还是过组织生活,都使我的心情很舒畅,并从中不断地汲吮着政治上的营养,使我的政治生命更旺更强更有活力。三支部是我成长的沃土,是我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离退休干部局 苏廷梅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