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监狱长李瑞华:用关怀打开心灵之锁
■每个节假日李瑞华都要留在监狱陪女犯一起过节 ■摄影/贾永利
允许女犯节假日时化淡妆 认真回复服刑人员及家属来信———
她是北京第一位女监狱长。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她刚毅果敢,可是,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几次落泪。她爱穿漂亮衣服,每天精心打扮自己,从来不让疲惫和压力在脸上展现。所以,人们看到的她,永远都是意气风发。因为她是监狱长,是全监狱所有警察的主心骨,也是所有女犯的主心骨。她是一个永远处在工作状态的女人。
老朋友求她法外开恩
想见“特管犯”遭拒
作为关押着千余名罪犯的北京市女子监狱的监狱长,李瑞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她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对于刑罚执行、罪犯权益保障等事关监狱执法形象的问题,她都亲自审核,严格把关。
一位老朋友想通过她网开一面,去会见一名特管犯。李瑞华电话拒绝,但老友仍不甘心。趁李瑞华值夜班时,带礼品来监狱找她。李瑞华借口身体不适已休息,未准老友进屋。老友仍不死心,继续寻机来找她,李瑞华耐心解释,并亲自把他领到业务部门,安排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老友临走时感慨万分:“看你平时挺随和挺亲切,没想到遇事这么较真,这么铁面无私。”
李瑞华肩负着近千名罪犯的管理权,经常面临着情与法的冲突,她只能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从一点一滴做起。女子监狱,始终坚持狱务公开,严格程序,认真监督、审核每一执法环节,依法办理罪犯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转递罪犯申诉材料,认真阅读罪犯写来的每一封信并加以处理,至今没有发生任何违反政策和规定的问题。
允许女犯节假日时
化淡妆、睡觉穿睡衣
李瑞华说:“监狱不仅仅是惩罚罪恶的场所,更应是教化、引导罪犯弃恶向善的学校。我们要针对女性罪犯敏感、细腻,好感情用事的特点,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更加符合女性特点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满足女犯正常的心理需求。”
李瑞华首先提出,要从女犯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出发,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她结合女犯生理特点,在加强文化、法制教育的同时,与社会联合办学,开设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插花艺术、财务会计、服装裁剪、缝纫等技术班,为罪犯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出狱后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打下基础;准许罪犯焗黑发,在会见、节假日时化淡妆,睡觉可穿睡衣,在监舍安装不锈钢镜子,既满足女犯的爱美之心,又帮助她们增强自信、自尊;注重监区文化建设,组建了罪犯文艺队、健美操队、太极拳队等文体团队,营造健康、温馨的改造氛围。
为了唤醒服刑人员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女子监狱把“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对女性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女性罪犯在思念、感恩与悔悟中,增进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寒暑假时,特别安排平时因上学无法会见的服刑人员子女到监狱来会见。
今年5月10日,女监开展的“弘扬中华美德 感恩母爱深情”主题教育活动,特别邀请2011年度传统文化改造标兵的母亲来到监狱,在服刑人员为母亲梳头、按摩等环节中,母亲和女儿相拥而泣,深深感受到母女情深的温馨气氛。
认真对待并及时回复
服刑人员及家属的每一封来信
李瑞华说:“关怀是通往心灵深处的一条捷径,是打开心灵之锁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当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对于别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铭记在心”。这是她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切身体会,也是她在女监干警工作中屡试不爽的法宝。她说她会认真对待并及时回复服刑人员及家属的每一封来信,解答家属们在法律政策方面的疑问,解决罪犯服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她们打开改造生活中的心结。
据了解,近几年来,李瑞华共收到罪犯及家属来信300余封。每一封信,她都仔细阅读。有问题的,她都及时予以回复。有一次,李瑞华到监区里巡视,突然发现有一个女犯在劳动时,两眼似乎看不清楚。经询问了解,该罪犯是深度近视眼,并伴有散光,平时都看不了书报。继续深入了解,她发现,还有的罪犯虽然戴有眼镜,但度数却早已不适,想配戴眼镜,却因在大墙内一直无法配上。为此,李瑞华请来眼科医生为她们验光、检查,给所有需要的罪犯配眼镜。
出狱男犯每年母亲节
都来女监表达感恩
服刑人员张梅与丈夫因故意杀人分别被判无期徒刑和死刑。入狱后,她与独自生活的儿子失去联系。张梅认为是自己害了儿子,由此失去生活勇气。在狱情分析会上,李瑞华得知此事。这件事从此在她心中挥之不去。她从一位母亲的角度了解张梅的心境,她更知道找到张梅的儿子对张梅来说,多么重要。于是,李瑞华安排人多方寻找。但结果却让李瑞华心情更加沉重。张梅的儿子王峰因抢劫罪正在北京的另一所监狱服刑。张梅家庭破裂、母子同囚的现实,让李瑞华一连几天沉思默想,一个挽救行动方案渐渐地在她心中成型。她经过多方协调,促成张梅母子在女子监狱见面,开了北京首例在押罪犯异地狱中会见的先河。
母子见面当天,张梅见到穿着与自己同样囚服的儿子悲喜交加、泣不成声,母子俩面对李瑞华更是感激得说不出话来。2008年儿子王峰出狱。李瑞华专门安排车把他接来和母亲团聚。临别,李瑞华掏出自己的钱包,给了王峰1000元钱,像母亲一样对他说:“你刚出狱,这钱是给你短时期用的,今后你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两个月后的一天,王峰捧着一大束鲜花来看望李瑞华,他说:“监狱长,这是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您买的,您一定要收下,一定要接受我的这份感恩之情。”
从出监那年开始,每年母亲节,王峰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到女子监狱,向李瑞华监狱长表达他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李瑞华说,看到王峰出狱后结婚生子,自食其力,她感觉特别宽慰。服刑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监狱人民警察最好的回报。
对话李瑞华
看到服刑人员和亲人团聚 我感觉最快乐
记者:听说,从当了监狱长之后,每年每个节假日,您都是在监狱里跟女犯们一起度过的?
李瑞华:呵呵,先纠正一下,在节假日里,我每次都在监狱,都跟女犯们在一起,没错。但是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的整个团队:我们女子监狱各分监区的女警们,都在。我们女干警,都牺牲了节假日,与女犯们一起度过。
记者:为什么?
李瑞华:因为我觉得服刑人员,尤其是女服刑人员,在节假日最容易想家。想孩子,想父母,想亲人。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安排她们与亲人的会见。
记者:那您不想家?节假日原本应该是休息的日子。
李瑞华:想家,但是我不能回家。因为这个时候,是我们监狱里最忙的时候。我们要安排服刑人员会见亲属,要安排团聚……数百名家属要来监狱探视,我们得安排好了不出差错,要保证监管安全。
记者:这些需要您亲自安排吗?
李瑞华:我想这是一份责任心吧。我身为监狱长,在这样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是在监狱的。不在监狱,我自己心里都不会踏实。我在,我们的干警心里会感觉踏实,女犯会感觉踏实。
记者:感觉压力大么?
李瑞华:当然。但当我看到服刑人员跟她们的亲属团聚,快乐地吃着亲情餐,我的心里,也很快乐。尤其是当我走进监区,看到女犯们投来的微笑,她们热情地打招呼,我都感觉挺快乐的。我真是发自内心地感觉快乐。我想这是对我们付出和奉献的一种回报吧。
人物简介
李瑞华是北京市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1980年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延庆监狱工作,先后任团委书记、监狱长助理、副监狱长,2003年6月被任命为北京市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她是北京第一位女监狱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巾帼十杰、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三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07年,她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出席了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当选为北京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作为北京市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代表,列席参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