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旅 中国军人   女兵风采   军事资讯   军旅文化   退伍老兵   军嫂故事  

二炮部队班长:26年坚守士兵本色不变

   

  班长王忠心,其貌不扬,不善言辞,但从将军到列兵,人人都尊称他“老王班长”。

  入伍26年,当班长22年,虽说官不大,王忠心名气可不小——输入他的名字网上搜索一下,数千条新闻跃入眼帘,读来让人直竖大拇指。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倾听战友们聊起“老王班长”那一个个质朴又耐人回味的故事……

  同龄政委的感受:旅有一老,胜过一宝

  “旅有一老,胜过一宝。”这是旅许政委的口头禅,他打心眼里佩服王忠心——这个跟自己同年出生、同年入伍的老班长。

  许政委是个“老基层”,“倚老卖老”的兵也见过:有的练点绝活就傲气十足,不把营连干部放在眼里;有的兵龄一长就图“清闲”,训练当“顾问”,教育老“溜边”,班长不愿当还说是“退居二线”。

  王忠心可不一样!他给王忠心的评语是:这是一个让官兵服气的老士官、受官兵尊重的老同志、令官兵敬佩的老班长。

  王忠心常说,从一个上不起学的农村娃成长为部队一名高级士官,不好好干咋对得起这身军装?

  这句话,王忠心在事迹报告会上讲过,当时就引起了关于“感恩”话题的议论。官兵把王忠心干的“大事”“小事”挨个梳理,发现他不仅心存感恩之情,还把感恩、报恩党组织化作实际行动,干好该干的事,尽好该尽的责。

  王忠心时时都告诫自己,旅里把咱当个“宝”,那是看得起咱,哪还能真把自己“当回事”?

  许政委说,把老王班长当做“旅宝”,他技术过硬、带兵有道是其一,关键是他“扎根军营不动摇、砺剑打赢不一般、带兵育人不保留、崇尚荣誉不懈怠”,兵越老越有“兵样”,是影响兵心士气的一股“正能量”。

  “把事做扎实,把兵当精彩”。用王忠心的事迹教育官兵,许政委打了一个比方:炸药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力量,远远胜过炸药本身。

  导弹旅长的感叹:有这样的好班长,带部队信心更足了

  初识王忠心时,旅长李兆坤并不觉得这个兵有多大能耐,几次接触之后,他开始对王忠心“刮目相看”——

  当兵26年,经历军队建设3次跨越式发展和武器装备2次换型,他能够做到“回回不落伍,次次站潮头”;

  会操作3种型号导弹武器,执行重大任务26次、参加实装操作训练1200多次,从未出错;

  当班长22年,不管“70后”“80后”还是“90后”,他都能把兵带得呱呱叫……

  “这个兵,我看行!”李旅长越看越喜欢,有啥急事重活,给王忠心一交代,心里很踏实。

  “当一名让领导放心的兵,到底咋做?”不少人向王忠心讨教。

  王忠心言辞朴实,但句句深刻——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价值多元要守得住理想,灯红酒绿要抵得住诱惑,名利得失要经得住考验;

  高、精、尖信息化装备呼吁高素质人才,要把精武强能当成“第一追求”;

  兵员结构发生变化,更需班长骨干研究特点规律,做到能带兵、会带兵、带好兵。

  22年班长,王忠心当得“精彩”,成为连队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工作落实的关节点、带兵育才的启蒙人、官兵关系的粘合剂,战士把他当“主心骨”,干部拿他当“好帮手”,他的带兵经验被推广到了全军。

  一位将军说,有一批王忠心这样的好班长,工作就好抓了,部队就好带了。李旅长对记者感叹:“有这样的好班长,我带部队的信心更足了!”

  硕士连长的尴尬:专业上要超过他,实在太难了

  在该旅,王忠心是“专业通”,他曾放过“狠话”:在测控专业上,我要说了算。

  有人不服气,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的硕士连长郝剑算一个。

  2007年,郝剑毕业刚分配到部队,便和王忠心较上了劲。历经1个月,郝剑熟记测控专业的知识要点、结构原理,就连错综复杂的电路、液路、气路“三路图”也“跑”得很顺溜。他自信满满地想“打击”王忠心一把:“老班长,这点东西我一个月就全学会了,你可是吃了20年‘老本’,太划算了。”

  王忠心听后,不紧不慢地问出一连串的问题:“你弄懂了正常情况下电路工作原理,但你有没有想过非正常情况下怎么工作?会出现多少种异常现象?每种故障现象如何排除?排除后又该如何检测?”

  郝剑顿时哑口无言,不战而败。

  到底输在哪?战友们帮忙分析,很快找到差距,大家终于明白高手是如何炼成的——

  时时“如履薄冰”。王忠心把“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被部队淘汰”“今天不学习,明天就要被专业淘汰”贴在床头,写在本上,每天都时时警醒自己。

  处处“高人一筹”。别人“知其然”,王忠心“知其所以然”;别人盯着“正常”学,王忠心瞄准“故障”钻;别人“死记硬背”,王忠心“融会贯通”。

  当班长22年,王忠心就像酵母一样催生人才辈出,先后带出217名优秀测试号手,45名成为基地技术尖子和旅技术骨干。

  有句古语成为王忠心的“自省格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当尖兵、站排头已内化成他的习惯和本能。

  年轻排长的感动:那一跳,全连官兵的脸都红了

  王忠心“一跳震全连”的故事,在该旅无人不晓。测试排排长王军明便是亲历者之一。

  那年夏天,连队协助驻地群众进行河道清淤,近1米深的污水淤泥中漂浮着各种垃圾,恶臭难当,蝇虫成堆,不少战士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愿意“以身试污”。

  刚从机关开完会匆匆赶来的王忠心,见状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卷起裤腿率先跳进污泥中。那一跳,让全连官兵为之一震,不少人的脸红到了耳根。老兵一跳,犹如一道无声号令,瞬间,河岸上便空无一人。

  现在回忆起来,王军明仍是一脸惭愧,他说,老王班长兵龄比咱们年龄都长,算是长辈级的老同志,他无言的“高尚”反衬出我们的“渺小”,这件事至今教育鞭策着连队一茬茬官兵。

  事虽不大,反响不小。个别官兵认为是“作秀”,还有战士说:“老王班长啊,你躺在床上都可以熬到退休了,活少干一点、自我要求放松一点,没人会说你啥。”

  闻此言,一向温和的王忠心却火了:“年龄可以倒挂,但关系不能错位,兵再老也是个兵,是兵就要有个兵样,越老就越要带头。”

  老兵要如此,当班长更要如此。王忠心总是强调一句话:“当个好班长,说难也不难,关键要带头干。”

  对此,熟悉王忠心的人深有同感——

  专业学习,王忠心坐在教室里“稳如泰山”,没有一个战士分心走神;队列训练,他站在排头当标杆,全班训练一丝不苟;操作训练,他要求自己“故障不过夜”,全班就能做到“问题不出班”。

  这就是表率的作用,这就是典范的力量。王忠心说,打铁自身硬,才能锤炼更多的优秀士兵。

  22年,当“班长标杆”,做“老兵楷模”,王忠心就像一面旗帜,带领他的班成为二炮部队有名的先进班、和谐班。

  率真女兵的印象:因为真实,所以可敬可爱可学

  柴迎是旅卫生队一名下士,性格开朗,感性率真。她虽然与王忠心见面不多,但一提到这位老王班长,总是敬佩不已。

  为啥?柴迎说起她与王忠心的2次见面。

  今年年初,旅里开展“学习王忠心、精武当标兵”演讲比赛活动。“五易其稿”,“反复练兵”,柴迎总是找不到“感觉”。比赛前夕,她第一次见到王忠心,便忐忑地问了一句:“老王班长,你怎么就能当26年兵?”

  “干呗,选择了就要干下去,就要干好了!”王忠心脱口而出。

  一句朴实的话,让柴迎感慨不已,她终于找到了演讲的情感“基点”,放弃反复锤炼的激昂风格,朴实得如同在讲述自己的亲人。她的演讲《懂你,忠心》打动了全旅官兵,夺得了第一名。

  再一次见面,是王忠心带着女儿王杨到卫生队打针。女儿虽只是牙疼,王忠心却显得格外紧张,怜爱的眼神里透出深深的父爱。就是在这一刻,柴迎读懂了老班长的柔情。

  因为真实,所以可敬;因为真实,所以可爱;因为真实,所以可学。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希望柴迎早日退伍回家,找工作、谈对象。前程早已被父母设计好,她只要照做就行了,而这次她选择了说“不”。她说:“王班长能干26年,我为什么不能多干几年?只要部队需要我,我绝不会脱下军装。”

  不管是以前“默默无闻”,还是如今“名声大震”,王忠心都一样“讲真话、办实事”,即便是说到自己家庭也是“原生态”展现。

  王忠心对自己很抠,仅有的几件便装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手机更是多年前的“大块头”。有一次看好一块手表,一看价格,拉着妻子扭头就走。

  但是,王忠心对妻子女儿却挺大方,妻子买手机,他想都没想就买下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家里布置简朴,最值钱的要数那台液晶电视,王忠心说,女儿正在长身体,电视太差会影响她的视力。

  前不久,机关整理王忠心的事迹材料,哪怕有一点点拔高,数字上有一点点出入,他都毫不留情地去掉。他的理由很简单:“成绩不说跑不掉,缺点不摆避不开,只有做得实在,心里才能踏实。”

  要他总结当兵26年的成功经验,王忠心的话朴实无华: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作为就是不平凡。

  左上图:王忠心近照李鸿林摄

来源:解放军报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