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革:爱心温暖一座城
在安徽省铜陵市,退伍兵杨文革和他的“雷锋爱心车队”,已成为一张名片。这位普通“的哥”先后舍生忘死救助过200余名困难群众,带领100多位“的哥”奉献爱心,义务接送乘客1万多人次。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等荣誉。
见义勇为,遭受委屈不后悔
1.66米的个头、壮实的身材,在城市的人流中,杨文革并不起眼。
1990年退伍返乡后,他依然保持在部队当班长时养成的习惯: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引导人。
2004年夏天,杨文革与一群盗贼搏斗,肋骨被打断,右手掌被尖刀刺伤,缝了48针。
2004年7月2日晚,杨文革驾车途经市区绿云山庄,遇见一位满身血迹的老人躺在马路上,立即下车分开围观的人群,请大家帮忙把伤者抬到自己的车上,紧急驶向医院。伤员家人赶到医院,误以为他是肇事者,扭住他就打了起来。受伤老人孙庆伟又是气愤又是感激:“撞我的不是他,是别人!要不是遇到他,我这条老命早没了!”
在杨文革的“雷锋爱心车队”,大家都能像他一样承受委屈,善待乘客。
自主创业,带领工友一起打拼
退伍返乡,杨文革被安置到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很快成长为车间工段长兼车间党支部书记。5年后公司裁员,本来不在被裁之列的杨文革选择自主创业,带领12名下岗工人承包机电产品配套站。
为了给家庭增加一点收入,杨文革白天带领工友们干工作,自己晚上开出租车。夜间载客,大多是单身乘客,遇到老人或女性,杨文革在到达目的地后总是多停一会,打开车灯为客人照亮回家的路。
2003年4月1日,浙江商人竺学明来铜陵谈投资项目,不慎将装有身份证、驾驶证及9.6万元现金的公文包遗失在他的车上。杨文革发现后顾不得拉客赚钱,急忙寻找,直到公文包送还失主,并谢绝了失主给的报酬。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许多受到杨文革帮助的人纷纷通过新闻媒体表达感激和敬意。当地运管部门主动找上门来,请杨文革带头成立一支“爱心车队”。 杨文革一口答应,很快将“雷锋爱心车队”组建起来,受到群众欢迎。
爱心送暖,组建“义工服务队”
“雷锋爱心车队”成员、2011年度“中国好人”获得者张翠萍说:以前大庭广众之下做好事,总觉得张不开口、伸不出手,不好意思。见文革把好事做得那么自然、让人动心,也就不由自主地向他看齐了。
杨文革精心筹划“爱心车队”每一项活动,“爱心献农民工、爱心献社区老人、爱心献福利院、爱心献考生”等系列爱心奉献活动风生水起,让爱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涌动。
2010年,杨文革当选为安徽省和铜陵市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如今,“雷锋爱心车队”已拥有10个中队,100多位车主带着属于私人资产的出租车,义务为社会奉献爱心。在铜陵,社会志愿者队伍连续两年大幅递增。
上图:杨文革和他的“爱心车”。程 诚摄
老兵寄语 ■杨文革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还有什么比面对信任和笑脸更让人愉悦的呢?用做好事的方式,带动一片人,温暖一座城,我觉得很幸福。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