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守卫南海前哨小岛16年:愿终身守护这里
“我愿终身守护在这里!”战士程华森的遗言,刻在了他的墓碑上。几十年前,广州军区某海防团北尖岛海防连进行国防坑道施工时,程华森为救战友英勇牺牲,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南海前哨的这座小岛上。
“我愿终身守护在这里!”
战士程华森的遗言,刻在了他的墓碑上。几十年前,广州军区某海防团北尖岛海防连进行国防坑道施工时,程华森为救战友英勇牺牲,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南海前哨的这座小岛上。
如今,这句话成为一代代官兵的守岛誓言,刻进了大家心坎——
四级军士长罗正林守岛16年,先后被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标兵、理论学习之星,上级先后3次提出将他从小岛调回城市,都被他一次次婉拒;战士陈练耀坚决服从组织需要,主动放弃家人早已联系好的舒适工作,转改士官,继续服役守岛……
小小北尖岛,官兵们为什么这样热爱它?
2月16日,经过近一天的海上颠簸,这座南海孤岛终于出现在记者的视野中。
北尖岛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常年风大浪急,高温、高湿、高盐。连长宁云飞指着营院里一棵挺拔粗壮、绿荫如盖的大榕树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守岛官兵陆续种下数千棵榕树,由于无法适应小岛的生长环境,如今只剩十多棵了。
晚上,涛声阵阵,繁星满天,记者坐在院子里和官兵们聊天。“这么明朗的星空,你在大城市里肯定看不到!”指导员甘华良告诉记者,北尖岛是座无渔民、无市电、无淡水的“三无岛”,遇上大风大浪,给养船有时一两个月都靠不了岸。
惊涛骇浪、人迹罕至,这座小岛有什么魅力让一茬茬官兵像钉子一样铆在南海深处?走访守岛官兵,记者感到,小岛虽然环境艰苦,却承载着官兵们沉甸甸的感情。
罗正林告诉记者,他的命就是战友们抢回来的。第一次巡逻,他因路况不熟不慎跌入波涛汹涌的大海,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跳进海中将他救起来。苏醒的那一刻,他就决定要以岛为家,终身守护好这里。
“哪怕海岛再苦,只要祖国需要,我愿终身守护在这里。”战士们谈到,每当心浮气躁、寂寞难耐时,到程华森墓前静静坐一会儿,心气就会很快平顺下来。
小岛是战位,更是家园。为了改变小岛的面貌,这些年官兵们自力更生,在岩石礁缝中开垦出上百块“巴掌菜地”,每当探家、休假归队时,大家都不忘带回家乡的菜种和泥土。去年夏天,大风大浪持续了近两个月,连队伙食依然顿顿有新鲜蔬菜。
清晨,草丛中一簇簇或红或黄的太阳花迎风怒放。看着这些不知扎根海岛多少岁月、经历过多少狂风骤雨的平凡小花,守岛官兵的话又在记者耳边回响:我愿终身守护在这里!(王雁翔 吴 俊)
来源:中国海军 由中华人物编辑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