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旅 中国军人   女兵风采   军事资讯   军旅文化   退伍老兵   军嫂故事  

我军30名侦察兵荒岛生存吃白蚁黄蜂 女友照片被没收

   

训练组图。

训练组图。

  当弹尽粮绝危及生命时,也许老鼠都会是难得的美味,野菜也成为救命的干粮。在绝境中,活下去,也会是一种苛刻的历练……

  每年夏季,驻守在渤海前哨的某要塞区船运大队两栖侦察队官兵,都要向荒岛开进,品尝这场挑战生存的野味“大餐”——

  2012年仲夏的一天深夜,渤海前哨某军港,月色疏朗,涛拍堤岸。

  “出发!”随着某要塞区船运大队两栖侦察队队长夏治国一声令下,两艘快艇悄然向深海驶去,艇上载着30名侦察队员,荒岛生存训练就此拉开序幕。

  此行目的地是渤海深处一座面积仅为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无居民、无耕地、无淡水、无航班,四面环海,灌木丛生,并且是蝮蛇盘踞之地。在生存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每名侦察兵只准携带一壶水、2两盐、一盒火柴和700克大米等生活必备品,却要在模拟战场环境中鏖战7天,高标准完成侦察、破袭、搜剿、“斩首”等多项高难度战术课目。

  “严”字当头

  带队的是侦察队队长夏治国,这名服役17年的老侦察兵,曾十余次参加上级组织的侦察兵比武,斩获荣誉无数,侦察兵们一提起他就眼睛发亮,人送美名“资深老A”。

  “老A”要求之严,近似苛刻。官兵登艇之前,他对每人携带的物资、装具进行严格检查:700克米、2两盐、1块黄莲香皂、2套内衣裤、4双袜子……总共56件物资,多一件或少一件都不行。有官兵耍聪明加带的巧克力、一名战士在上衣口袋偷藏的一张女友照片都被他当众没收,就连下士小徐在鞋侧帮上钉了个小鱼钩,也被“老A”一眼发现,扔到了海里。

  队长如此严苛,不少人颇有微词。面对议论,夏队长话语斩钉截铁:“平时不严格标准训练,战时怎么能适应严酷战场?”一句话,呛得不少官兵面红耳赤。

  天色刚刚泛亮,两艇缓缓靠岸。官兵们上岛后首要任务是宿营,在选择宿营地的时候,夏队长又扮演起冷面角色。由于岛上模拟的是敌后战场环境,极有可能会遇到敌人的频繁搜剿,夏队长要求官兵避开土质松软的开阔地,选择林木丛生、利于隐蔽转移的山坡搭建单兵帐篷。

  山坡上树根山石较多,有时一锹下去只能铲出个白印,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夏队长毫不含糊。“排水沟太浅!”、“伪装不合格!”“这顶就这么一点艾草灰,你想跟蛇过夜啊?重来!”……一顶顶帐篷被推倒重建。

  在选择山地攀登训练场地时,他们相中了一处高40余米、坡度超过90度的临海悬崖,攀登负重要求25公斤。其实,军区比武要求攀登坡度大于75度、战士负重20公斤即可,可他们标准更高。不仅如此,在高难度情况下每名官兵都必须具备徒手攀登能力。设置的牵引横越训练场更是在一个风大沟深的谷地,绳索长达60米,风大不稳,战士一不小心就有荡下山谷的危险。

  面对艰险没有人退缩,大家深知,温室里育不出参天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严格标准摆战场,仅仅是开始,“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饿”伴全程

  第2天,官兵携带的水和食物已消耗殆尽,很多战士肚子饿得咕咕叫。

  曾参加过4次孤岛生存训练、被军区评为“侦察精武标兵”的陈湘腾排长对饥饿深有体会:“一开始是饿得肚子咕咕叫,再后来虽然肚子不叫了,但浑身没力气,再厉害一点就会头发晕、眼发黑、浑身冒虚汗。”他在第一次参加孤岛生存时,连续3天没吃上像样的东西,饿得直想哭。有一次在海边发现一条搁浅的海蜇,顾不上清理捡起来就吃,结果被蜇得满手、满嘴都是红疙瘩。

  饥饿成了眼前的大敌。大家召开“议吃会”,集思广益想办法。训练间隙,大家分头行动,挖野菜、采野果;赶海潮、抓海鱼;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和石缝中的渗水,把海水蒸馏到毛巾上获取一点淡水,解决吃水难题。

  “快来!快来!它要跑了!”突然,下士韩越焦急的声音传来。大家跑过去一看,一条长长的蝮蛇正飞快向岩石缝隙中钻去。前堵后追、棍捅锹挖,虽然官兵们合力追捕,怎奈岩石太重、蛇洞太多,还是让它逃脱了。

  “太可惜了!”多次参加过训练的中士胡祥龙一脸惋惜:“这么大的蛇,怎么能让它跑了呢!蛇可是我们着重寻找的‘美味’,看来它们也学精了。”

  “在这样的孤岛上执行任务,面临最大的挑战还是食物短缺。”陈排长集合大家分辨找来的野菜,“这是野胡萝卜,有毒不能吃;这是野韭菜,这是苦菜,都可以生吃充饥。”说着,就带领大家每人抓起一把,狠狠地嚼着咽了下去。

  此后每一天,战士们都会与饥饿相伴,随着训练强度加大,补充体力至关重要,陈排长笑言他连白蚁和黄蜂都生吃过。

  随时战斗

  尽管饥饿和疲惫让人眼冒金星,但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必须完成。

  一大早,是必不可少的“三五”训练,即5公里武装越野、500个俯卧撑、500个仰卧起坐。夏队长介绍,侦察兵能够在敌后充当“战场幽灵”,必须具备超强的体能素质和精湛的侦察技能。

  长途越野下来,官兵们大汗淋漓,直喘粗气,有的累得双腿都站不稳,但稍经歇息,便又开始下一课目。组织俯卧撑训练时,极度的疲惫、饥饿,让战士们脸上青筋暴起、胳膊直颤,但令人惊异的是,全程无一人放弃。

  第4天中午,大家正在搜寻食物充饥,突然接到“消灭小股来犯之敌”命令。全体官兵紧急集合到应用射击靶场,每人10发子弹,要求在前进过程中按不同距离,分别用卧姿、跪姿、立姿射击5个胸环钢靶。任务下达后,刚刚还被饿得提不起胳膊的官兵突然鼓足精神,匍匐、跃进,出枪、击发,钢板靶被一一击落。

  晚上9点整,刚刚完成渡海侦察、水下爆破任务的侦察队员们又接到潜伏命令。在草丛里,尽管队员都扎紧了裤腿、衣领、袖口,但蚊虫还是毫不费力地钻进了大伙的裆下、腋下、前胸、后背,大家身上起了成片成片的红疙瘩,奇痒难忍。

  潜伏任务结束,已至深夜,可情况依然不断。“夜间破袭”、“夜间侦察”、“夜间渗透”……为锻炼官兵快速反应和夜间行动能力,夏队长专门安排“夜间情况设置员”,这一晚,设置员让他们紧急出动执行了4次任务。

  “当侦察兵,睡觉也得睁着眼。”训练归来,中士陈友贵刚唠了一句,就躺下打起呼噜。

  极限挑战

  最后两天,由于训练强度加大,官兵们找到的食物明显满足不了热量需求,身体的饥饿和疲惫程度几乎到达极限。然而,在这种困难情况下,他们将迎来最终的考验:综合演练。

  综合演练要求以班为单位,在1天的时间内连续完成1000米武装泅渡、5公里武装越野、攀登30米高的悬崖、横越60米宽的山涧等课目,之后搜索狙杀“敌方头目”,目的是为了检验官兵们在极限条件下完成任务能力。

  这些课目在平时对于这些官兵不算什么,可在当前的身体状态下,每一项都显得异常艰巨。演练开始前,夏队长进行了简单动员,话就一句:“同志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坚决完成任务!”虽然站都站不太稳,可官兵们依然嗷嗷叫。

  夏天的海水依然很凉,第一批武装泅渡的官兵用油布把背囊包成浮筏,用绳子拖在身后,刚一下水就冷得打起了哆嗦。原本只要20多分钟的距离,这次他们足足游了半个小时,上岸后个个脸色发白,牙齿打颤。但刚换好干衣服,又得背上背囊装具,摇摇晃晃奔向5公里越野起跑线。

  狙击手付江林在5公里越野中不慎崴伤脚踝,在攀登悬崖时由于脚痛使不上力而迟迟无法通过,几名骨干见状一咬牙,将绳索系在他腰上,硬是将他拉了上去。为节省时间,完成横越山涧后,战友们轮流背着付江林跑向狙击地点,当他稳稳将目标钢靶击落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累趴在地。

  演练结束,已近黄昏,返回的船艇已经抵达小岛。官兵们相互搀扶着走上船,柔和的阳光打在大家脸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胜利荣光。

  这次训练,每人体重平均掉三四公斤,人人蓬头垢面、又黑又瘦像野人,可每个人都明白,一种不一样的素质,已经深深烙在自己身上,甩也甩不掉了!(杨宝泽 张珂珲 李德海 任国玺)

 

来源:青年军事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