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界 警察故事   公安英模   警事出击   警方提示  

这就是我们山里的派出所 大家觉得怎样

   

    补充说几句吧。派出所就在一小山的山脚下,平常不起眼的山坡,清明节时从派出所的墙边延伸到山上,插遍了招魂帕,原来都是坟地。夏天的夜里我们单独不敢到办公室,又闷热又潮湿,局部还会积水,坐下后,生怕脚下会不小心碰见什么东西,很危险。附近有些村子有小路,可以骑自行车进去,派出所没有自行车,出警时向边上的农民借辆破旧的自行车,就很满足了,如果人家说下地干活要用,就只好走着去了。派出所没有食堂,搭伙在乡政府,不方便,不仅有点路,主要是人家固定时间吃饭,我们经常误了开饭时间。派出所没有厕所,好在附近有老百姓的茅棚,能解决问题,但夜里或者雨天就不方便了。进山时带的饼,其实都是些过期的月饼,中秋节后,越过期的月饼,价越低,那时食品安全没现在关注,小店进这些月饼就本小利厚,但山民穷,买的人其实不多,真不知道这些月饼放了多少时间,闻闻没有霉味,口感比冷饭团好,这就是我们路上维持体力的食物,进了山,连这样的月饼也没地方买。辖区大,山路漫长,当地俗语称:十里洋坑,十里长坑,十里毛坪岗,健壮后生走黄胖。这些都无所谓,最难的是:那时派出所的办公经费要自己解决,付不出电话费时,连值班电话都被停机。派出所唯一的破吉普车基本用不上,没钱修车,去局里办事,走出2公里,就有条公路,然后等车,客车班车很少,为赶时间,路过的任何机动车都是我们的搭乘车辆,如果驾驶员拒载,那就等等下一辆车,经常换乘好几辆拖拉机才能到去城区的主干公路,那时,路上的车子多了。再后来,我到几十里外山上的派出所,海拔460多米,是抗日根据地,所在乡的自然条件比原先的乡差远了,派出所的条件也比原先的派出所差远了。原先的派出所好歹在山下,虽然辖区基本在山上,不出警的话,也就在附近的村子里走走,喝的水是清的。而后来的派出所喝的是流过黄泥地的浑水,得沉淀后才能喝,可能水质有问题,当地村民死于癌症的不少。夏天得盖十几斤重的棉被,冬天,洗的衣服挂出去没几分钟就被寒风吹成人形,硬梆梆的,十几公里的山下有去城里的车子,上山的车子很少,节假日更少,这十几公里的山路偶尔就走着上来了,有一年春节回派出所值班,没有上山的车子了,派出所不能没人,我就一个人背着20多斤妻子准备的粽子走上山,这些粽子是我值班期间的主食,漆黑的夜幕下,左侧是随处可见的坟茔,右侧是随处可见的悬崖。要说苦吗,是有点,但好像没太大感觉,职责所在。说说这些,不在玄苦,只是说明一下外人并不熟知的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些侧面,没有轰轰烈烈,但有踏踏实实,起码,扪心自问,我们应该对得起纳税人的血汗钱。

来源:铁血网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