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教育下的童心回归
——访葫芦岛市曙光小学校长 李敬群
中华人物网(记者 李佳仪 李佳桐)
在小学生减轻负担和增长学识这对矛盾依然难以统一的今天,葫芦岛市曙光小学探索与实施的“和合”绿色教育,不能不说为解决教育上的这个难题给出了一项可喜的答案,曙光小学建校于1959年。在53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学校建校五十年之际,学校确立了打造“和合”绿色教育的品牌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进步成才、适应社会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内含基础。
曙光小学的校长李敬群不无欣喜地解释到:“和即和谐,追求个体与团队和谐发展。合既合理,合乎规律,是对教育过程的本质要求。成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重来的唯一过程,只有合乎规律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和合”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和谐发展,合乎规律办教育,其实,这正是把儿童立场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立场,或者说是唯一立场,为打开减负与尚学的统一之门、寻找学生的童心回归之路,制掌了一把新境界的钥匙。
他们不但树立起这一“和合”办学理念、构建起绿色办学框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各个细节中编织成了和合的环境、童趣的天地与童心的空间。不单单是进门相迎的“和而不同 合则共生”书法木、大树脚下文化石、教学楼两侧识字墙前你猜我考玩中有学;也不单是操场旁的和合葫芦园、牵手植物园、畅游池、气象站以及教学楼正厅放置的大地球仪、楼门正面的新闻电子屏、走廊墙壁开设的“流动图书馆”、三个楼层分别设置的主题图片园……,而可贵的是这些图片墙与立体群,是学校以孩子的视角切入,让学生自己设计的,是孩子们通过语言描述、绘画表述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的意愿。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和活动中的主人,让真意儿童重生,是曙光小学在不懈的追求;她们在2009年首开全市小学学习杜郎口教育经验的先河,硬性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孩子。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了“大阅读 厚人生”师生主题读书、学会速读理解、“好书漂流”等系列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既让学生回归敢于发现、敢于表达、敢于作为的本性,又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任何方面都是由规则来规范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脱离规则束缚的重要性。它也就象点燃的粒粒火种,引导与驱动孩子们追逐梦想奔跑,成就着孩子们美好的人生。
他们在实施这一办学理念中,不但从孩子的意愿出发,而且也站在家长的位置上考虑。家长的层次虽然都不一样,但是他们却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最好的、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好的生活习惯、有个好的玩伴、其实孩子真正的幸福就是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好。为融合家长的意愿、拉近家长和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距离,曙光小学经常邀请家长参加校园篝火晚会、读书演讲等活动。在开展广播体操比赛、文艺演出、新年诗歌会、新年放许愿灯等活动中也经常邀请部分家长参加,让家长以孩子的立场来对待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成长拓宽了舒顺领域。
在他们所有的为和合绿色教育目标的举措中,规范教师的行为最为突出。李敬群校长在她“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的深刻体验中,深深认识到重塑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开展和合绿色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真正以以儿童的天真育儿童,才能成全孩子,成全自我,成全教育。他们要求老师要“童眼看世界”、“童心缮自我”、“童心育儿童”,将教师文化定位在“长大的儿童”上,并且开展了与渤海大学研究生院合作,请进导师和研究生进校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产党员工程捐款与慰问、邀请北京专家做心理辅导、和合讲堂、党员“创先争优”地毯环保行等等系列活动,提出教师细节修炼,引导教师细节育人,一支以人为本的优秀教师团队正在绿色的教育中迅速崛起。
和合的绿色教育给他们带来了累累硕果,学生返还的童真,更使他们的创新探索得到丰厚回报。在刚刚结束的全市小学高效课堂检查评比中,获得十几位评委一致称赞,名列全市第一位;全国“七巧科技”大赛及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运动会上展英姿,文艺表演尽风采,作为连山区首批唯一科技特色学校,曙光小学近年始终保持着全市领先的地位。“走进曙光小学的孩子是快乐的,走出曙光小学的孩子是成功的”,让孩子健康、开心、快乐的成长!曙光小学的”和合绿色教育,正为学生铺设出孩子们成才立业的坚实台阶。
2013.1.11
来源:中华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