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注 社会聚焦   观点看法   人间冷暖   热点话题  

是谁让“有偿删帖”如此疯狂?

   

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月收入轻松过十万元……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2015-05-19 新华网)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互联网虽是虚拟世界,但微博、社区、论坛、贴吧等的崛起,为好事或坏事的传播提供了史无前例的便捷条件。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负面报道、实名举报应该怎么办?现实情况是,花钱消灾以解“燃眉之急”,似乎已成为“危机公关”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官员,还是明星,都成为了“有偿删帖”的助推器,无疑也让这个“见不得人”的职业变得如此“疯狂”。

可以说,公民有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自由,即便是所发内容涉嫌违法,也该是公安机关进行追究,而不是由一些所谓的删帖“专业户”来越俎代庖直接删除。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发帖人的言论权,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有偿删帖”之所以能如此疯狂,不得不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点不假,面对高额的酬金,一切法律都成为了摆设。

笔者想说,是官员和明星的助纣为虐成就了“删帖也疯狂”。作为明星,是公众人物,不愿自己的隐私暴露而影响星途就雇人删帖,尽管也可能涉嫌违法,但是似乎危害没有那么大,而且容易理解。但是官员雇人删帖的行为就耐人寻味,倘若帖子情况不属实,官员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何必斥巨资去删帖呢?这种行为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说,急于删帖的官员,不惜花钱雇人联系网站的官员,想必都是“有问题”的官员。而利用金钱或权力,要求别人删帖的行为,更是罪上加罪。

目前,“有偿删帖”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些人发大财的职业,这种以犯罪行为赚钱的手段,必须引起重视。打击删帖公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法治网,从源头上清除“有偿删帖”存在的土壤,充分保障网络空间的晴朗和网民权益。同时,笔者认为,确保官员廉洁自律,不贪不腐,踏实做官,也会让“有偿删帖”失去很多“敲诈”的机会。

 

来源:人民网  由中华人物网编辑上传

1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

人物展示

本周热点